饲料工厂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发布时间:2016-08-29 17:02:56 来源:中牧机械工程 浏览量:7666
饲料生产管理涉及内容较多,一般有订单管理、现场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库房管理等。其实,生产管理归根结底是对工厂安全、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制造成本四项核心内容的管理。其中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生产管理人员最重视的项目,因为提高生产效率,不仅会体现在生产费用的降低,还可缩短产品交货时间,提升客户对公司的满意度。
对于饲料工厂来说,生产效率的定义指单位时间里实际完成的生产量。美国饲料工厂能达到的指标是20吨/时/人。如果按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每天工作25天计算,美国饲料厂生产人员人均生产量为400吨/月。国内能够达到这样的月人均生产量的饲料工厂并不多见。主要原因是国外与国内的饲料厂选用生产设备的投入不一样,还有使用原料的种类数量以及产品的品种数量不一样。国内大多是饲料工厂对于生产效率里面所指的“单位时间”习惯用‘班’‘天’或者‘月’来表述。
国内以生产猪饲料为主的饲料厂,配备1吨/批的混合机一台、420制粒机一台,效率较高的企业,总产量能达到12000吨/月,颗粒料产量一般占50%,月总产量是设计产能的2.5倍。以生产淡水鱼料为主,配备1吨/批混合机一台,420和350制粒机各一台,效率较高的企业,总产量能达到6000吨每月,产品全部为颗粒饲料或者破碎饲料。以生产反刍饲料为主,配备0.5吨/批混合机一台,350制粒机一台,效率较高的工厂可以做到总产量2800吨/月,颗粒料产量占比75%。
饲料机械工厂要快速达到一个比较高的生产效率,从哪几方面着手取得比较好效果呢?
1、科学制定、实施生产计划
一般的生产管理人员,尤其是公司销售量比较小,生产量达不到设计产能的饲料工厂生产管理人员,普遍存在这样一个概念“生产量越小,生产效率越低”。从总体来说,这句话没什么问题的,但也不是那么绝对。长期从事生产管理的人员肯定都有这样的一个感受,就是在每年春节需要放假的那个月份,生产量一般是一年中最少的,但大家关注到的是,这个月的生产效率却高于全年的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在这个月份,在市场、客户及营销公司的配合下,生产部能够合理安排好每日的生产计划,做到连续生产、集中生产。
由此看来,科学的制定、实施生产计划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首要条件。通过科学的制定,把销售订单与工厂条件做到最佳配合,使饲料生产达到最高效率、最低成本、最优品质。
科学的制定、实施生产计划有以下6个步骤:明确客户所需产品的具体交货时间;查看成品、原料及物料库存;制定三日生产计划;按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同时将生产计划传递给营销、品控、采购部门;特殊情况,相关人员与客户协调;将每月客户提货时,未提前三天报需求计划和未按需求计划的品种和数量提货情况统计,反馈给总经理。
标准的三日生产计划包括:有制表日期和编制人、审核人;有明确的交货时间;有产品代号、规格、生产量及生产顺序;特殊情况有备注;能方便、快捷传递。
2、解决生产效率瓶颈
一个木桶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一规律称之为“木桶定律”。如果将木桶定律用来表述一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的高低的影响因素,也就是说整个生产效率的高低,并不取决于生产效率最快的工段或者设备,而恰恰取决于生产效率最慢的工段或设备。
分析省察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效率瓶颈及产生原因:
原料接收,产生原因:人员不足,不熟练,料仓太小,货运太远等。
粉碎,产生原因:粉碎机配备太小,待粉碎仓少,原料难粉碎,粉碎机系统未处在最佳状态等。
配料,产生原因:小料品种多、人员不熟练、安排不合理等。
混合,产生原因:混合时间设置不合理、液体添加量太大或太慢等。
制粒,产生原因:制粒机产能小,制粒系统未在最佳状态,配方不好控制、蒸汽量不够等;
包装,产生原因;人员不够熟练,品种太多,叉车忙碌等。
要解决生产效率瓶颈,主要从四方面着:通过工艺改进、设备革新等技术措施,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员工技能,保持团队稳定,使生产人员能熟练操作;设备更新,尽量使用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高生产设备;合理配备生产人员数量。
3、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衡量生产管理者水平的标准是:是否通过有效的管理,让生产部里每一个人需求或目标与生产部目标合二为一。生产部需要提高生产效率,生产管理者须建立起能够调动生产部每一个人将积极参与的激励机制。把生产效率的提高与员工的需要联系到一起,通过计件、评比、奖励等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方法,来满足员工对于物质、尊重、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同时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